2015年,徐奶奶被诊断出患有晚期食道癌。家人带她去了各个医院,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已经是晚期了,手术意义不大,还是保守治疗比较好。
从被癌症宣判“死亡”到今天康复,从吃不下东西到现在“吃什么都好吃”,徐奶奶经历了什么?
上海胸科医院位于淮海西路,是上海著名的三级专科医院。每天都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来到这里咨询、治疗。
每周二是食管外科李志刚主任出诊的日子。这一天,和每个门诊日一样,李主任的诊所外聚集了大量的病人等待。其中,有初次前来的新患者,也有术后前来随访的老患者。诊所外面人太多了,让原本偌大的等候区显得有些拥挤。
诊所外人山人海
等候区的椅子上坐着徐奶奶和家人的陪伴。她也是一名患者。她看起来很瘦,但精力很好。她正在和周围的病人聊天。同样前来就诊的病人微笑着对徐奶奶说:“你看起来精神很好,如果不是在医院遇见你,谁也不会相信你是病人。”
是的,众所周知,来这里就诊的大部分都是食道疾病。食管病病程长,恢复慢……套用食管病患者常说的一句话,“我们有食管病的人日子不好过”。然而眼前的徐奶奶却一点病都没有。难怪她引起了病友们的叹息。
“徐奶奶,到你了,跟我进来吧。”正当我们有说有笑的时候,诊所门口传来助理护士小宋的声音。徐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走进了这家熟悉的诊所。她是本期食管中心公众号的主角。今天是她术后例行随访的日子,距离她首次诊断出晚期食管癌已经过去3年了。
李志刚主任认真对待患者
2015年,徐奶奶和其他食管癌患者一样,出现吞咽困难、吃饭时有梗阻感。出现不适症状后,徐奶奶没有耽搁,而是立即前往当地医院救治。但胃镜检查仍显示食管肿瘤,病理报告证实食管癌已分期晚期。徐奶奶的家人没有气馁,带着她四处求医。诊断初期,他们走遍了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医院,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肿瘤已是晚期。 ,手术意义不大,建议放化疗保守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放化疗后,徐奶奶回家休息,但身体状况却恶化了。六个月后的随访检查显示,肿瘤有再次生长的趋势。无情的诊断让徐奶奶一家彻底绝望。 “我们那里的规矩是,知道老人快要死了,就得提前准备好后事。当时我很心疼、很不舍,但也确实没有办法。”徐奶奶的女儿回忆起来心有余悸。
2016年年中,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徐奶奶和家人来到胸科医院就诊。当时他们还不知道食管手术。徐奶奶人生的转折发生在一次门诊检查中认识了李志刚主任。
在充分了解徐奶奶的病情并进行深入分析后,李志刚主任为徐奶奶安排了胃造口和食管扩张术。有了营养补给,徐奶奶又回家休养了。 “李主任说要我回家增肥,胖了有营养了才能做手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徐奶奶笑着说道。
2017年2月,在自身营养达到要求后,徐奶奶再次来到食管外科。这一次,不再是保守治疗。相反,食管手术团队进行了食管肿瘤切除术,并切除了胃造口,并用十二指肠鼻胃饲管代替。
在食管外科医疗团队的努力下,徐奶奶术后仅两周就康复了,带着营养管出院了。两个月后复查胃肠道显示手术吻合恢复良好。然后拔掉营养管,给患者进行口服喂养。如果营养可以从胃肠道吸收,应尽量避免静脉注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qiuchi.com/html/tiyuwenda/9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