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一职业选手是谁?为了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上游新闻、重庆晚报记者询问了重庆著名足球教练马昱畅。他几乎想都没想就说出了一个名字:“一定是姚夏!”
为此,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专程来到位于成都双流的成都谢菲联足球基地,对担任成都兴城副总裁的重庆小子姚夏进行了新的采访。足球俱乐部5月28日下午。
作为重庆最早参与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球员之一,姚夏无疑是幸运的:他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AA足球的辉煌时代,亲身经历了2009年至2012年中国足球的反赌运动。扫黑除恶风暴也赶上了广州恒大领衔的金源足球时代。退役后,恰逢中国足球改革……从猎豹、姚门墩、姚银行到姚先生的称号变迁,姚夏可以说是中国职业足球的见证者。
猎豹跑出大田湾
△1995年,姚夏在成都保卫战中梅开二度,击败青岛海牛后做出飞机手势庆祝
居住在重庆大田湾的老居民一定对一件事有印象,那就是20世纪80年代,当地著名足球教练姚明复每天早上都会带着儿子在大田湾体育场的跑道上跑步锻炼。没想到,来自重庆的矮个子姚夏,16岁就被四川体工队选中,最终成为大田湾小学最著名的球员。
回忆起1990年从重庆到四川踢球的经历,姚夏说自己去的时候很无知:“我踢球的时候,重庆没有足球俱乐部,只有一支运动队。如果你想踢球职业方面,我只能去省队(四川队),所以当时我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只是想踢球。我发现我踢球还蛮开心的,除了日常的训练和比赛外,球队提供吃、住、运动服务,每个月还有一百多块钱的工资,但当时什么都没有。买,所以我基本上把钱存起来,等我回重庆就给我妈妈。”
姚夏因其极快的攻击速度而赢得了“猎豹”的绰号。时任四川全兴俱乐部总经理徐勇对此事有清晰的回忆:“1990年底,我接到队长王茂军的电话,那头的王叔叔非常兴奋。电话里让我马上去四川队,他说四川队的一个小队员是从重庆体工队调来的,他跑得又快又猛,我去看了一下,发现是队员叔叔。王先生所说的是姚夏,哈哈……”
你当时的最高时速是多少?姚夏说,当时自己没有测试过:“我们踢球的时候,场上没有仪器测试最快速度。除了比赛,我从来没有专门测试过100米,所以很难说是什么。”结果是大约 11 秒 1。”
职业足球月薪1500元
△成都保卫战期间,于东风拥抱姚霞
1994年,中国足球开始职业化。当时,重庆还没有职业球队。据重庆著名足球教练马毓昌回忆:“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时,重庆还没有职业队。在派往省队(四川队)的球员中,姚夏是绝对的。”当时的主力,所以他一定是重庆第一职业足球运动员。”
1994年,姚夏从四川体工队的球员转眼变成了四川全兴队的球员。对于当年的这一重要变化,姚夏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己的工资上涨了:“如果要讲专业的话,训练其实都是一样的,吃住都是在运动队,但是工资专业化之前,我们每个月的伙食费和住宿费是100多块钱。专业化后,我们第一个月的伙食费和住宿费也有1500块钱,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
这么高的工资你怎么花?为什么没有考虑买房?姚夏坦言,当时的她没有理财概念:“当时没办法花钱,只是吃了顿饭庆祝一下,所以就把钱留着给妈妈了。”说到买房,当时的观念就是银行钱不能缺,即使不贷款,钱也不够买房。”
在甲A联赛的带动下,四川成都体育中心很快成为全国知名的金牌足球市场。当时甚至出现了人们通宵排队买票的场景。姚夏至今还记得这件事:“1994年,我们第一次AA赛,成绩很好,获得了第六名,球迷们也认识了我们。所以从1995年开始,无论我走到哪里,球迷们都开始给我打电话。你当时有多受欢迎?”当时的足球市场?我告诉你,当时我们的主场已经爆满了,给我们球员的内部门票不够用,有的时候还得从黄牛那里买票,原价的。门票50元涨到200块钱了!”
姚门盾成川渝偶像
△姚霞入选国家队(第三排左三)
1995年的成都保卫战同样让重庆球迷印象深刻,因为当时已经有重庆球迷一起前往成都为四川全兴加油的风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球迷告诉记者:“当时我们把全兴队当成了自己的主队,特别是在成都保卫战中,姚夏对阵青岛海牛队打进两球,成为四川队和四川队的热门球员。重庆一位偶像,重庆电视台还去采访了他的父亲姚明富! 四川和重庆有句话叫“嫁英雄,生小姚侠”。
在与青岛海牛的生死战中,他梅开二度,帮助四川全兴以3:2笑到最后。当时,姚夏留下了“开飞机”的经典庆祝动作。多年后回忆起那个动作,他笑称自己顺势而为:“当时我心里的喜悦不是几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表达出来的,为了表达我欣喜若狂的心情,我做了那个动作。” ”
高兴之余,姚夏在几年后谈起成都保卫战时也有了新的视角:“成都保卫战不仅是对阵青岛的比赛,还有对阵辽宁的比赛以及8月1日的比赛。我记得显然,当时我真的没想到一场比赛会有这么多球迷为我们加油,这不仅仅是观看,这让我感受到了更多——球迷们真的认可了我们和我们的球队。职业。”
△姚夏回重庆时参加的比赛门票
由于经常快速冲刺,姚夏从1995年开始就一直受伤养伤,身体也因此逐渐发胖,因此他的绰号也从“猎豹”变成了“姚门墩”。不过,这并没有减少他的魅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1996年四川全兴在大田湾体育场打热身赛时,姚夏享受了MVP待遇。不少重庆球迷在看台上大喊:“姚夏,夏,过来(转身)。”他不得不多次转身向球迷示意。
正直品格铸就“姚银行”
2003年,四川冠城接手四川全兴,姚夏当时选择返回重庆。他当时与重庆力帆签约,正在等待退市会议转会至力帆。不料,退市会议上却发生了意外。李章柱不怀好意地“断绝关系”,姚霞最终流落青岛。
多年后,当旧事再次被提起时,姚夏坦言:“如果当时我回到了重庆,也许我的人生方向就会改变,可能会留在重庆发展。但当时,李章柱也对我的能力感兴趣,所以就带我走了。”
在青岛效力两年后,姚夏已经32岁了,不再是重庆力帆的引援重点,所以他选择回到成都,加盟成都谢菲联。这次加盟让他体会到了职业足球的残酷。
2010年2月,成都谢菲尔德联队参与中国足球打假打黑行动。时任俱乐部主席徐洪涛、俱乐部副总经理尤克伟双双被警方刑事拘留。成都谢菲尔德联队接到中国足协的命令进行比赛。降级中甲,球队在赛季初就失去了投资者,球队的招募和投资工作全面暂停。
△姚夏2016年重返重庆当代力帆俱乐部担任总经理海报
对于当时成都谢菲联的经历,姚夏有着冷静的看法:“这是联赛职业化的必要过程,当效益很大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幕后交易。事实上,欧洲足球这么发达,但还是有假球。”因此,只有规范职业足球,才能减少和避免假球的发生。”
如果出现假球,球队乱了怎么办?姚夏选择了面对困难。他主动向俱乐部借钱,甚至还和邹有根一起买了球场的广告牌。最终,在球队最困难的时候,他垫付了超过60万的球员工资,并最终得到了“姚银行”的新绰号。
当时与姚夏搭档的前重庆力帆主教练王宝山在谈到这件事时也表示忠心:“我穷得连锅都开不开,连早餐钱都给付了。”后来我们一起努力,取得了突破。”超级成功后,没有奖金,连庆功宴的钱都由他出钱了。”
谈到“姚银行”事件,姚夏表示,自己是被当时的情况所迫:“当时我没有选择,我是一名老队员,不想看到球队崩溃。大家信任我只能一边做球员,一边做主教练,每天都在担心,到处努力弥补,所以我很感谢教练和球员们对我的信任!”
姚先生离开重庆主要是为了家人。
2016年7月,重庆足坛发生了一件大事。漂泊多年的姚夏终于“落叶归根”了。他受到姜立章的邀请,成为当代力帆俱乐部新任总经理,他的身份也变成了姚先生。
2016赛季,姚夏成功帮助球队取得了联盟第八的最佳战绩。谈及回到重庆工作的那段时光,姚夏笑道:“在重庆工作总体来说还是很愉快的,我们俱乐部整个团队非常团结、有凝聚力,这也是取得最好成绩的原因之一。”我记得我来到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和张外龙沟通,打消他的顾虑,毕竟我曾经当过教练,我不是来抢权的。但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服务 每个人。 ”
然而,2016赛季结束后,姚夏选择离开重庆,并于2017年4月返回成都。当时,蒋立章透露,姚夏离开重庆的原因是战略布局:“姚先生已经回到DDMC管理层了。”未来,整个集团将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物力进行青训,目前在中西部地区,我们计划在重庆、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进行布局。目前,重庆、湖北、湖南都签署了青训战略合作协议,因此姚先生下一步回川后将利用自己的资源在四川布局青训。”
姚夏本人为何决定离开重庆?多年后,他才能说出自己的答案:“其实主要是为了家庭,当时我的老婆孩子已经在成都定居了,虽然重庆和成都距离很近,但当球队事情很多的时候,等孩子大了,我就没法回家了。其实按照合同,12月份我就可以离开了,但是考虑到团队的情况。正在转移中,为了避免过程中出现问题,我采取了主动为俱乐部服务三个月,让转会顺利进行。”
谈及多年管理俱乐部的经历,姚夏认为青训非常重要:“职业足球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有了一些规则,我们必须尊重规则。一开始,当大家不明白,他们以为钱能出成果,不注重梯队的培养,但现在大家都知道,各个俱乐部的梯队都没有人,也买不到人。有了钱,所以如果只是烧钱的话,还来得及,没有坚定性和对规则的尊重,俱乐部肯定活不下去!”
足球改革也将掀起大波
姚夏回到成都后,继续利用自己成立多年的猎豹足球俱乐部进行青训。由此,恰逢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实施。姚夏认为这个计划非常好:“足球改革计划对于我们职业足球来说非常重要,对人们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不仅可以发展足球人口基础,促进足球青训,还可以给很多退役球员一个发挥的地方。”
然而,随着各类足球青训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问题也随之出现——真假外籍教练在教足球,有的青训队不懂规则,花钱开始抢足球种子……曾效力力帆,后在重庆从事青训,成为了他曾经抱怨的:“我带出来的球员最后都快要挨打了,结果有些俱乐部自己的青训做不了,所以他们去找我球员的父母要钱结果我的球员这种乱砍柴的行为一旦养成,对于青训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对于周林遇到的问题,姚夏有自己的看法:“这其实和我们职业足球的发展类似,一开始有一股足球热潮,各行各业都蜂拥而入,有人搞事实上,有影响力的正规青训俱乐部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来解决升学问题。对家长来说会更有吸引力。未来值得我们期待。”
在采访的最后,今年3月在成都成立新职业俱乐部、准备从中冠联赛起步,五年内冲击中超的姚夏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 “现在我一定会按照既定的目标继续扎根足球。我觉得职业足球是有规则可循的,只要每个环节都按规则去做,球队齐心协力,青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干得好,俱乐部的事情处理完后,前途一片光明如果有机会,我会和家乡重庆加强交流!”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 慢报记者 赵英吉 文/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qiuchi.com/html/tiyuwenda/9137.html